原神1.1版本作为开服初期的关键版本,角色强度体系逐渐成型。将从主C、副C、辅助三大定位出发,结合角色机制、元素反应、队伍适配性等核心维度,深入分析当前版本的角色强度与实战价值,为玩家提供角色培养与配队思路的参考。

主C角色:战场输出的核心逻辑
主C的强度取决于站场输出能力、元素覆盖率、持续/爆发输出的平衡性。1.1版本的主C梯队呈现以下特征:
T0级:迪卢克、可莉
迪卢克凭借火元素大剑的独特优势,高频火伤覆盖与重击爆发兼具,适配蒸发、融化反应,且对单对群表现均衡。缺点是依赖体力管理,需搭配行秋等副C提升输出上限。
可莉作为爆发型火C,重击与元素爆发可造成瞬时高伤,但攻击范围较小且操作手感需要适应。其核心价值在于短时间压血线能力,适合速切爆发队。
T1级:达达利亚(公子)、凝光
公子在近战模式下拥有极强对群能力,元素战技的断流机制可触发连锁反应,但真空期过长限制其持续输出能力,需搭配菲谢尔或北斗等脱手副C弥补短板。
凝光作为岩系主C,输出稳定且无视元素抗性,但依赖高命座(尤其是1、6命)与五星武器(四风原典),在破盾效率上存在劣势。
T2级:雷泽、刻晴
雷泽是物理输出天花板,配合冰系角色触发超导减抗后伤害可观,但缺乏元素反应收益,后期上限较低。刻晴虽为五星,但雷系在1.1版本缺乏有效增幅反应,导致其输出能力受限。
副C角色:脱手技能与元素反应的博弈
副C的核心价值在于脱手技能挂元素、补充伤害或提供功能性,其强度由技能覆盖率、元素附着效率、后台输出能力决定。
T0级:行秋、菲谢尔
行秋的“雨帘剑”兼具高频挂水、减伤、治疗三重功能,是火C(如迪卢克、可莉)触发蒸发的必备副C。2命后大幅提升挂水效率,堪称版本最强“反应触发器”。
菲谢尔的奥兹可全程脱手输出,配合雷元素特性触发感电、超载等反应,且6命后质变为“后台炮台”,适配公子、刻晴等主C。
T1级:香菱、凯亚
香菱的旋火轮在脱手火伤中覆盖率极高,但元素充能需求较高,需搭配充能武器(如西风长枪)或双火队伍缓解压力。凯亚的冰圈挂冰效率稳定,适合配合雷泽打超导或辅助火C打融化。
T2级:北斗、重云
北斗的弹反机制对操作要求较高,但大招对群表现优秀;重云的领域可转化近战普攻为冰伤,但需要主C适配冰系输出逻辑(如配合迪卢克打融化)。
辅助角色:功能性与队伍容错的关键
辅助角色的强度体现在治疗、护盾、增伤、控制等维度,需根据队伍需求灵活选择。
T0级:温迪、莫娜、班尼特
温迪的聚怪能力无可替代,大招强控与小范围持续吸附大幅提升队伍输出效率,尤其在深境螺旋等高难度场景中优先级极高。
莫娜的增伤机制(星异状态)与嘲讽水伤兼具,配合冻结队或爆发型主C可打出核弹级伤害。
班尼特是“六星战神”雏形,大招同时提供治疗与攻击力加成,1命后解除血量限制质变,适配几乎所有输出队伍。
T1级:迪奥娜、七砂糖
迪奥娜的护盾与治疗兼顾,配合冰系角色可组成双冰共鸣,但护盾厚度依赖命座提升。七七作为纯奶妈,治疗量溢出但缺乏功能性,仅在高压环境中表现突出。砂糖则提供元素精通加成与聚怪,是温迪下位替代。
T2级:芭芭拉、诺艾尔
芭芭拉在1.1版本因内鬼挂水问题(潮湿状态易被冰冻)实用性受限;诺艾尔的护盾与治疗需要站场触发,仅适合特定队伍(如岩队)。
版本总结与配队思路
1.1版本的核心配队逻辑围绕“元素反应”展开:
值得注意的是,钟离在1.1版本因护盾强度与机制不完整暂未进入主流梯队(需等待后续版本加强)。玩家需根据自身角色池与命座情况调整配队,例如低命凝光可搭配双岩提升输出,而高命行秋则可解放主C的充能需求。
总体而言,1.1版本的角色强度已初步形成“元素反应主导、功能互补”的生态,合理利用副C与辅助的协同效应,是突破输出瓶颈的关键。